以土壤写诗 | 郯城县沭河西岸的“梅花经济学”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7:24    点击次数:98

大众网记者 宋晓豪 通讯员 耿源 李蒙 临沂报道

郯城县将梅花产业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,而红花镇渠沟村这个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鲁南村落,正以梅花为笔,在乡村振兴的考卷上挥毫泼墨,谱写出"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"的时代华章。

红花镇渠沟村地处沭河西岸冲积平原,沙质土壤肥沃疏松、年均温14.1℃、年降水量849毫米的独特气候,为梅花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。早年村民多零散种植青梅,经济效益有限。团队深入调研发现,当地梅花种植具备“气候土壤优、品种资源丰、市场潜力大”三大优势,遂联合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团队,推动“青梅转型观赏梅”的产业升级计划。据当地梅农介绍,这里的梅花根系发达、花色鲜艳,尤以红梅、白梅、绿萼梅、朱砂梅、游龙梅等珍稀品种闻名,其中绿梅因“先花后叶、寓意吉祥”成为市场宠儿。

从“一朵花”到“一条链”的蝶变。基地建立“高校+科研院所+农户”合作模式,从浙江长兴、江苏沭阳等地引进优质梅种,推广“砧木嫁接+有机栽培”技术,通过高枝嫁接、矮化培育等技术,历时3年培育出抗寒耐旱、花期长、观赏性强的“沂蒙红”系列品种,花期从28天延长至45天,苗木成活率提升至92%。如今,园区内既有树龄超30年的古梅桩景,也有适合城市绿化的速生梅苗,形成“四季有景、三季有花”的景观格局。